欢迎来到工程机械品牌网!

新闻资讯
  • 全部
  • 新闻资讯

【独家原创】看建雄安 未来之城拔节生长(四)


发布时间:2020-10-19 16:19

来源: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交通”已经率先出发。

  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未来雄安将构建连通全国的“四纵两横”高速铁路网。其中“两横”,指的是津保铁路、津雄城际-京昆高铁忻雄段。“四纵”,指的是京港台高铁京雄-雄商段、京雄-雄石城际、新区至北京新机场快线,和现有的京广高铁。除了京广高铁,另外的两横三纵铁路,都将在未来的雄安高铁站汇聚。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还提出,构建“四纵三横”区域高速公路网。“四纵”为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京雄高速(含新机场北线高速支线)、新机场至德州高速,“三横”为荣乌高速新线、津雄高速、津石高速,实现新区60分钟到北京、天津,90分钟到石家庄。

  2018年2月28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参与建设的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正式施工,标志着雄安新区首个重大基础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雄安站初露端倪

  京雄城际雄安站是雄安新区首个开工的重大交通建设项目。按照计划,雄安站规划引入5条高铁和城际线路,预计今年底正式投入使用。雄安站建成运营后,雄安新区将高效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形成与北京、天津的半小时交通圈,与石家庄一小时交通圈。目前,雄安站站房主体结构已封顶,椭圆形水滴状造型初露端倪。

  中铁十二局参建者历经100多天的奋战,克服高空作业施工难度大,安全、质量控制难度高等困难,45600平方米站台混凝土结构及18000平方米高架候车厅钢结构楼层板已全部施工完成。

  数十台塔吊均安装了塔吊防碰撞系统,实时监控塔机工作吊重、变幅、起重力矩、吊钩位置、工作转角、作业风速,以及对塔吊自身限位、禁行区域、干涉碰撞进行全面监控,实现建筑塔吊单机运行和群塔干涉作业防碰撞的实时安全监控与声光预警报警,有效地防范了塔吊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外观造型效果图

  “雄安站开工建设伊始,便做了数字建造与信息智能化建造基础工作,以实现BIM技术设计、施工、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应用。采用更加科学、自动化的施工生产方式,施工现场遍布众多大型设备和先进高空作业车设备,施工场外建设智能钢筋加工厂、智能搅拌站,实现了工厂化加工、商品化的配送方式。”中铁十二局雄安高铁站项目科技部长郑河舟表示,通过深基坑监测、塔吊安全监控等应用,从源头排查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高大模板监测,有效地保障了施工质量,为打造精品工程保驾护航。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施工现场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房京雄车场钢结构屋盖采用拱形箱梁拼装组成,总重量约25500吨,安装高度47米,共分为1800构件,1800吊次。

  为确保实现既定目标,中铁十二局充分利用站房高大空间,采用高空散拼的安装工艺,下部同时穿插进行高架候车厅及站台结构施工,采用4台STT2200重型塔吊、2台260吨履带吊、3台200吨汽车吊、9台80吨汽车吊协同工作,确保各工序无缝衔接,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房京雄车场施工现场

 

  修高铁像搭积木

  修高铁能否像“搭积木”一样简单,京雄城际铁路的建设者用实际行动回答:可以!在京雄城际铁路固霸特大桥段,随着现场指挥人员一声令下,重达900吨的箱梁缓缓落位,高铁首段装配式一体化桥梁主体工程在京雄城际铁路率先完成,为下一步装配式桥面系安装施工奠定了基础。

  京雄城际铁路是雄安新区对接北京和北京新机场的快速通道,预计2020年年底投入使用,建设工期紧。

  中铁上海工程局京雄城际铁路五标项目总工程师侯宇飞介绍,为满足京雄城际铁路建设提速的需求,建设者大胆采用装配式施工工艺,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模式,在京雄城际铁路固安段长达1000米的高铁桥梁上默默地进行着一场“建筑革命”。

  “装配式工艺简单来讲就是后方‘造积木’、前方‘搭积木’,提前把高铁桥梁工程的管桩、墩身、墩帽等‘零件’进行标准化设计,分段工厂标准化制造,在施工现场将它们组装起来就行了。”侯宇飞解释说。

  据悉,该项目施工较传统现场浇筑桥墩的工艺功效约提高三分之一,一个相同体量的桥梁基础施工大约节省5天时间。同时,装配式桥面系通过精准安装,可以提高桥面系的施工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利用资源。

  侯宇飞告诉记者,经过大量试验、反复论证、多次实践,926根直径1米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64个重达70吨的墩柱、32个重达104吨的墩帽和31孔重达900吨的预制箱梁顺利拼装完成。由此形成了高速铁路《桥梁预制拼装桥墩施工工法》等3项工法和《预制拼装桥墩施工质量验收细则》等5项标准,为全路推广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借鉴。

 

  高速公路加速推进

  京雄高速公路是新区连接北京的客运主通道,也是新区对外联络的快速通道。主线起自北京市西南五环,经房山区、涿州市、固安县、高碑店市、白沟新城,至雄安新区与既有荣乌高速相接,全长约100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均为120公里/小时。

  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要求,京雄高速公路打造便捷、安全、绿色、智能、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智能驾驶专用车道,实现车路协同,为自动驾驶提供基础条件。

  在京雄高速6标段兰沟洼特大桥施工现场,一个个状似花瓶摸样的桥墩拔地而起,有的刚刚做好钢筋骨架,有的正在安装箱梁模板。这种造型的桥墩被称作“花瓶墩”,是特意为位于雄安的三座特大桥设计的。

京雄高速公路SG6标

  京雄高速SG6标项目生产副经理许路介绍,作为中标单位中交一公局调整原来“按月报计划,月保季,季保年”的进度管理模式,更改为“日计划”。由于桥梁较多,制梁的速度和质量是项目的关键,增加投资,将箱梁模板由原来的10套增加到14套;增加人手,采取24小时倒班作业,目前到场管理与施工人员达到1000人。

  目前,京雄高速公路全线6个标段主体施工全面展开,共投入建设者11000多名,机械设备2000多台套,单月全线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亿元,确保年底前高速主体工程完工,明年6月份建成通车。

  荣乌高速新线是雄安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首次采用“智慧建设监管云服务平台”进行管理的项目,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查询、分析和使用,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在荣乌高速ZT10标段混凝土拌合站,标段党支部书记、总工程师段长高,指着高高房顶上正在喷雾的喷头说:“这些喷头是和周边PM2.5检测探头互联的,一旦探头检测到空气中污染物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启动喷雾头,自动进行喷雾除尘,确保拌合站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混凝土拌合站料场的自动喷头

涵洞液压式整体组合移动模板车正在紧张作业

  荣乌高速新线在预制场、拌合场、储料棚、主要施工便道等重点区域都设置了环保监测自动预警装置,对粉尘、噪声、环境温湿度、风速、风向等环境敏感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至管理平台,监测指标超标系统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最大限度保证施工现场环境质量,创造绿色环保的施工氛围。

  项目办总工王立法介绍,荣乌高速新线还将采用北斗3D摊铺控制系统,对摊铺机进行毫米级定位,同时配备高精度激光测高系统,实时采集和监控摊铺机摊铺速度、摊铺轨迹并传入平台进行处理,以此修正控制摊铺机,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化摊铺。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与项目管理深度融合,实现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施工要素和过程管理的信息化、风险管控的精细化、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的智能化,实现项目智能建造,使荣乌高速新线成为了绿色雄安的智慧工程样板路。

  “我们采用全装配式施工工艺,建造这座3678米的桥梁,可节约工期3个月。”ZT6标段项目总工程师马小龙对记者说。在ZT6标段施工现场,2台轮式起重机吊起一个直径1米、长度9米多的预制水泥管(桥墩的立柱),把水泥管下面20根直径2.2厘米的钢筋,准确插入预制混凝土底座上的20个洞中,然后通过预埋的波纹管压入水泥浆,把立柱和底座融合在一起,前后用时不过30分钟。

  “我们今天已经安装了6根立柱,正常情况下一天可以安装10根,而采用过去现场浇筑的施工工艺,建造一根立柱就需要7-10天。”马小龙对记者说,他们建造的是河北省第一座全装配式公路桥,“施工现场的桥梁构件是由工厂预制、运输而来的半成品,在现场对预制构件做一定处理后,将其进行组装,因而施工速度显著加快。”

  在ZT10标涵洞施工现场,涵洞液压式整体组合移动模板车正在紧张作业。该标段总工程师段长高说:“这是我们在山区隧道施工中使用的设备,第一次在雄安新区高速路网建设中亮相。与传统的拼装组合模板相比,模板车拼装一次成型、循环使用、周转便捷,大大减少了钢管支架的搭设量。正在建造的涵洞长72米,液压式整体组合移动模板车60天可以完工,而使用传统设备则需要95天。”

  “代建+监理”中标单位河北省交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宏军说:“荣乌高速新线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我们通过大量采用新模式、新工艺、新设备的方式,力争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夺回来,确保2020年底前全线主体完工。”

(责任编辑:休鱼)

相关下载

热点专题

点击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