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物资限(定)额“动态+静态”发料管控创新显成果
发布时间:2020-12-23 16:15
来源: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
中铁隧道局集团物资公司总经理 焦义
数据显示,2019年中铁隧道局集团工程物资消耗183.64亿元,占施工产值比42.65%。其中,砼及其砂石料、水泥等原材料消耗价值77.23亿元,占物资消耗的42.06%,是物资消耗管控的重点。
此前,中铁隧道局采用“限(定)额领料申请”的方法来进行物资消耗管控。该方法需要作业班组根据当班物资需求量填写“限(定)额领料申请单”,并经项目技术人员结合工作进度对申请单应耗数量进行审核,砼搅拌站、钢筋加工厂根据审核的应耗进行物资发放。
焦义在报告中指出,物资限(定)额发料是加强物资超耗浪费的管控手段,也是作为统计施工过程中的物资消耗去向和物资节超原因分析的基础。
“限(定)额领料申请”方法在在具体实施过程,一些问题逐渐暴露。焦义表示,例如,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部分管理者对“限(定)额发料”认识不到位,并且在申请执行过程中,存在制度执行弱化的情况;部分技术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数据审核随意,造成限(定)额领料申请数据失真;另外,由于项目简单理解为限(定)额领料申请形式性大于管控措施,将大量应该是管理人员的工作转嫁给作业班组,繁琐的程序,也让班组执行意愿不强;等等。
对此,中铁隧道局创新管控方法,提出限(定)额“动态+静态”发料管控。记者了解到,这一“动态+静态”发料管控主要是指分工序制定动态、静态工程物资限(定)额发料措施,明确管理责任,并结合隧道矿山法施工特性,将开挖后的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列为动态限(定)额管控,由隧道施工负责人或工程部门承担管理主体责任;将隧道防水板、土工布、二次衬砌及仰拱砼和钢筋、止水带等物资列为静态限(定)额管控,由项目物资部门承担管理主体责任。
中铁隧道局依托在芜黄高速公路LJ-05标项目近一年的管理试点,喷射混凝土超耗指标逐渐呈现可控状态,与设计量相比,超耗率由215%下降至114%,隧道防水板超耗率由25%下降至7%,有效推动物资消耗管控冲破管理瓶颈,为项目物资消耗成本节流,为企业提质增效。
焦义表示,我们不只是在工艺工法方面进行创新,更在管理考核方面进行创新,重视考核指标的动态调整。我们的考核是促进工作提升,调动作业人员积极性,而不是以考核代替管理。
(责任编辑:休鱼)
相关下载
BICES 2023陕西交通市政系统专业用户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2023-07-18
BICES 2023河南交通市政系统专业用户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2023-07-17
逐梦非洲,携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
2023-06-3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