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信建发绿色支护技术建功河谷大桥水下围堰工程
发布时间:2020-12-21 14:58
来源: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
作者: 上海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李虎
襄阳是一座拥有600万人口,GDP产值达5000亿元的湖北第二大城市。由于其扼守湖北省内南北大动脉焦柳铁路与东西大动脉汉丹铁路,又毗邻南水北调中线主要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其交通位置越发重要。
2018年,襄阳投资在汉江上兴建三座桥梁。作为连接下辖老河口市与谷城县的河谷大桥,被列入“湖北省重点工程”。该桥承接老河口市主干道梨花大道,并直接与谷城县新城区相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为解决目前两地交通不便痛点的关键钥匙。
该工程路线全长11.563公里,总投资12.629亿元,采用PPP模式投资建设,建设期3年半,运营期30年。尽管河谷汉江大桥和其他横跨汉江的桥梁相比,并不是长度最长的,但依然有着4.7公里的“大身板”,在国内已经被归属为大型桥梁。宽达34米的桥面可容纳8个标准车道,并满足桥下5000吨以上船舶通航条件。
该项目总包单位接到任务后,就与绿色基坑一体化方案服务商宏信建发展开了合作。宏信建发将负责在整个建设工程上“打头阵”——通过绿色支护技术与先进打桩快速树立6个-8个主桥水下围堰,为整个工程中的核心工程。
水下围堰,被称为桥梁建设中“基石”型工程,也是宏信建发近年来大力科技攻关的重点方向。此次汉江河谷大桥水下围堰工程,其施工难度在桥梁围堰工程中属于第一梯队。
河谷大桥工程由于上游江面流经此处是突然缩窄并有一个接近80°的转向,水流速度极快,限制了较多的水上施工条件。除此之外,汉江平均十多米的深度也给以往的打桩工法带来了诸多限制。
在工程伊始总包方的试验性施工阶段,发现原有工法无法满足施工需求,而工期没有给予更多试错的机会。此时的总包方对宏信建发寄予厚望,希望利用相关技术力量和经验,尽快开辟水上施工通道。
发挥技术优势,以科技推动高效作业是宏信建发的优良传统。面对总包方的新需求,宏信建发积极面对,组织精干力量,征调了多名潜水员积极下水调查水下水文情况,经过加班加点的摸排,发现该河床区域包含卵石、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以及粉砂岩等四种地质结构,这是桥梁建设案例中并不常见的施工难点。
以往面对此类复杂河床时,施工单位往往会采用“引孔+振动”工法。其施工工序为利用特制材料引孔,进而回填,采用导向架施工,最后沉桩。这种方法尽管为面对复杂河床打桩的“标准答案”,但在多年施工中,普遍有着以下缺点:(1)工序繁多、设备需求量大;(2)引孔工期长;(3)引孔环节容易偏钻,而为了解决偏钻需要多种引孔设备并增加护筒,大大增加该环节的造价。此外,引孔孔径一般偏大,对周边环境影响大,很容易引起另一施工设施——钢栈桥的沉降。而钢栈桥的沉降不仅大大影响施工人员与设备的安全,更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由于工期紧急,宏信建发一方面通过使用磁铁吸盘、长臂挖机等器械对河床进行清理;另一方面公司技术团队在慎重研究讨论后,确定了采用先进的静压植桩机方案来代替传统的“引孔+振动沉桩”工艺。该工艺在全国同类施工项目中为首次运用。
和传统工法相比,静压植桩机方案能够将预掘工法和静压合二为一,边掘进边静压,并有着以下明显优点:(1)工序简单,掘进、回填、植桩功能在同一台设备上体现;(2)由于其独特的静压工艺,无需设置导向架;(3)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过程无振动无噪音;(4)同时掘进孔径和桩型完美匹配,加自带回填功能,最大限度减少排土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尽管受制于今年疫情的影响,河谷大桥目前正加班加点的追赶进度。但宏信建发所提供的全钢支撑围堰已经获得了行业专家以及客户的高度认可。目前,由宏信建发承建的钢围堰已经有3个完成使命,进入材料回收阶段。
此次宏信建发参建河谷大桥项目,只是宏信建发近年来在水中围堰工程突破中的一个缩影。宏信建发并不满足于传统的设备租赁以及项目施工,而是在多年成功服务央、国企成百上千个重大项目的基础上,通过组建大数据团队,整合公司多产品多场景的项目案例及经验,按照多个工程需求维度打造优势服务方案,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近年来,在浙江上虞、广东汕头、安徽合肥等众多工程中,都能看到宏信建发人打破固定思维,利用设计理念与服务优势,在全国率先采用新一代工法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施工方案,有力的实践了“技术宏信、服务宏信”的企业形象。
(责任编辑:休鱼)
相关下载
BICES 2023陕西交通市政系统专业用户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2023-07-18
BICES 2023河南交通市政系统专业用户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2023-07-17
逐梦非洲,携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
2023-06-3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