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机械品牌网!

新闻资讯
  • 全部
  • 新闻资讯

中建西部建设胡立志:“双碳”背景下混凝土行业绿色转型


发布时间:2023-10-30 08:31

来源: 原创

作者: 彭保胜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经济新常态,党的二十大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明确要求。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特别是绿色化方面,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据统计,2020年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50.8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0.9%。其中,建筑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在建筑业当中占比28.2%,而作为建材生产主要材料的钢铁和水泥生产阶段碳排放占全国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量的95%以上。按相关国家标准测算,2022年商砼产量规模有32.9亿立方,生产阶段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9亿吨,相当于需要超过2000万亩树林18亿株树木的碳消纳能力。
由此可见,建筑行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现状不容乐观,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当中的重要材料,商混行业的绿色转型更是迫在眉睫。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立志

近日,在2023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混凝土机械分会年会上,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立志介绍了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以及绿色化、生态化厂站建设方面的经验,为混凝土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参考案例。

 

01 中建西部建设的绿色转型实践

中建西部建设是国内领先的建材产业综合服务商,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公司坚持履行环保合规义务,推行清洁生产,致力于实现绿色发展。公司成立了专门机构,建了长效地环保费用投入机制,持续开展环保升级改造,不断提升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水平,公司绿色转型取得了长足进展。胡立志指出,在绿色发展方面,混凝土行业的绿色化发展需要结合行业碳排放的结构,分类分项改造升级。

一是绿色工厂

传统的搅拌站作为混凝土生产核心单元,一直以来由于粉尘、噪音、废水废渣等原因被社会所诟病,同时因为生产任务的不确定性,又成为一个能耗大户。中建西部建设对此进行了不同维度的探索,通过引入新装备、新技术大力推进绿色工厂基础性建设,多措并举,积极落实防尘、降噪、消纳固废等环保要求,公司获得绿色示范工厂认定的预拌厂达到了41个,获得国家“绿色建材”评价的厂站从6个增加到48个,增幅达到700%;1个厂站获评国家“绿色工厂”,实现0突破。

二是绿色能源
深度优化能耗结构,积极推进工厂绿色能源建设。2023年,中建西部建设采购使用绿色电力能源1092万度,占比达到了16%,间接降碳9000余吨,特别是启动了分布式光伏项目,打造了第一家用太阳能支撑工厂生产生活用电的混凝土预拌厂,该项目已于2023年5月24日开始合闸并网运营。绿色能源的推广应用不仅降低工厂的运营成本,也将工厂双碳有效推进一大步。

三是绿色运输

物流是混凝土行业的关键环节,行业物流的诸多问题:路权、安全制约运输效率,尾气、漏洒等又破坏着城市环境。中建西部建设正在大力推进绿色物流体系建设,已引进250辆新能源搅拌车,占比超过4%,85台新能源装载机,占比超过25%,年度降碳超过3万吨,在此基础上,中建西部建设将聚焦搅拌车和装载机进一步扩大绿色物流占比。

但从实践来看,还有很多具体问题制约行业的绿色转型。如搅拌站生产线是混凝土生产的核心设备,现阶段的智能化程度依然不足,需要人工全时刻盯守操作,检查、维护、保养仍然是通过人员不间断的劳动来实现,设备的完好和高效运转很难及时预警和及时保障,非计划停机的情况时有发生,易造成生产组织间断。光伏发电的量不稳定,只能作为补充用电,主要用电还是以南网为主。同时,电池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储能的投资成本变化波动大,产品技术参差不齐,现阶段投资储能具备一定风险性。

 

02 数字化是绿色转型的关键基础

混凝土行业发展绿色化可从多方面着手,但最终离不开数字化的实现。在数字化发展方面,推进工厂全要素的数字化、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数字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础,中建西部建设用数字技术构造了一套立体化的绿色发展框架。
在终端方面,大力推进物联网的技术应用,利用如环境检测仪、各类传感器等装置,逐步提升对环境、装备等不同实体的感知能力;

在集成方面,积极推进数据信息的高效集成,利用如废水在线检测与搅拌用水协同等作业联动,逐步增强对能耗的精准控制和废弃物的消纳;

在协同方面,由砼联科技打造了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平台产业信息撮合,实现了大地域空间下的资源信息共享和资源要素流动,变废为宝;

在管理方面,搭建了一套智慧环境管理系统,将各要素纳入一体,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监督,基于数字技术形成了端、线、面、体的立体化绿色发展模式,成为传统场景与数字技术构建数实融合应用的一个新范式。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中建西部建设也遇到了不少挑战。

一是目前行业中的许多装备装置仍处于电气化阶段,缺少必要的数字化能力,无法接入整个场景,处于个体型的存在,费时费力;

二是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走入深水区,对作业场景提出了更高要求,还有许多场景缺少更加先进的装备装置,如适配行业的机械臂或机器人,自动驾驶的装载机等;

三是行业装备数字化更需要开放共享,部分工程机械企业的一些装备设备具备数字化能力,但仅用于装备企业本身,面对混凝土企业需要多元的集成时,缺少一定的开放度,如车载传感器等。

 

03 上下游联动推进行业绿色化发展

推进混凝土行业绿色发展,需要从材料、生产、运输、园区等多个方面,协同打造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携手推进行业的绿色发展。

从工程机械的角度来讲,绿色化主要在于发展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其中又以电动化设备为主。中建西部建设在绿色化实践中,发现电动化设备在压降成本等方面成效显著,且投资回报明显。然而同时也发现电动设备目前仍存在一定挑战,一是电动搅拌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复杂路况动力不足、充电站普及度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动搅拌车的使用;二是电动装载机在使用过程中对充电要求很高,实际使用过程中为避免充电效率不足、临时停电、维修配件不通用等问题,常规厂站需要配置一台电车和一台油车,确保生产保供。

结合中建西部建设在发展绿色化过程中的一些挑战和经验,胡立志从用户角度对工程机械企业推进混凝土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一是关于终端信息采集。他建议工程机械企业加大与中建西部建设等终端企业的多元化合作,深度分析场景需求,加大具备数字化能力的工程机械研发,用更加开放的心态,主动开放工程机械的数字接入,实现信息共享,共同推进工程机械向数字化、绿色化方向,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二是关于关键技术攻关。中建西部建设在原材料、混凝土工艺、混凝土技术方面都在探索和实践绿色转型,但从整体来看,相关技术离成熟还有一定距离,比如在实施光伏项目过程中,发现储能技术、光电能转化技术需要快速突破,特别是光伏发电的量不稳定,也制约更多的利用率;再比如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单台价格、能量密度、能源补给方式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应用推广。

对此,胡立志建议工程机械企业与混凝土生产企业携手推进关键技术攻关,特别是市场急需、客户迫切,直接关系工程机械终端用户发展需要的工程机械技术攻关。

另外,在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道路上,还需要充分发挥数字化的能力。利用数字化能力(分析、预警、最优解等能力)不断提升工程机械的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使数字化加持下的工程机械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工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不断融入电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理念,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推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发展。

(责任编辑:休鱼)

相关下载

热点专题

点击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