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粉站物料仓储及物料流动技术探讨
发布时间:2021-08-18 15:57
来源: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
姜超/JIANG Chao
(青岛中青林重工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通过对料仓种类、用途的描述,探讨料仓结构对料流的影响。
关键词:仓储;中间仓;料流
中图分类号: TH12 文献标识码:A
干粉站的物流过程,主要是由原材料进厂、站内加工和成品外送系统组成。为了保证干粉站的正常生产,必须配备足够的原料仓容、中间仓容和成品仓容,储存原材料和成品砂浆,以确保干粉站连续流水作业。储存设施的设计与使用合理与否,对干粉站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和砂浆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干粉站的储存设施的投资额可大可小。
原料库有筒仓和开放式仓库两种基本形式,筒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筒仓;开放式仓库采用砖木、砖砼结构或钢结构平房仓,储藏形式又分散装和包装原料。此外,也有采用露天堆场方式堆放原料。
中间仓由砂暂存仓、配料仓、计量仓、成品仓和混合机下拢料斗等组成。常用的中间仓结构形式又分为钢结构圆筒或矩形结构,配以助溜器等附件的钢结构料斗。部分干粉站也有采用钢筋混凝土做仓体结构,配以钢结构料斗。
成品仓有散装仓、待包装仓和包装成品库等。前者可纳入中间仓的范畴,包装成品库主要用于短期储存包装产品和发货。通常需配置发货平台,并具有较好的储存条件。常用的结构形式有砖木、砖砼和钢结构平房仓,地面标高一般为+1.2m。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应重视干粉站物料储存设施的设计。
1 原料储存仓库
主要用于存放原材料与辅料,原料仓的容量取决于工厂的规模、交通运输条件、原料供应地的远近、各种组分的有效性等因素。计算时应根据平均配方分别计算出储存各组分物料,考虑到某些原料的品种保管与密度的差别,在仓房与筒仓数量的计算上,至少增加10%的余量,以保证有足够的仓容作为生产周转用。在交通不便的地方需加大仓容量。
1.1 砂、石原料的储存筒仓
主要有圆筒仓和矩形筒仓,筒仓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充分利用空间,便于仓储作业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便于管理,减少原料的损耗。
立筒库具有对原材料进行接收、储存、卸出、倒仓并指示料位等功能,起着平衡生产过程、保证连续生产、节省人力、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等作用。立筒库常用钢板或混凝土建造,大多为圆筒形。钢筋混凝土仓相对造价较高、自重大、建筑周期长,使用寿命长、保温性好等特点,主要是用于大型站或寒冷地区。作为生产过程的周转仓,使用较多的是钢板仓。钢板仓有卷板卷制的卷板仓和平板仓两种形式。
(1)螺旋钢板仓(利普仓)
由专用的螺旋卷仓加工机组将长条钢板卷制而成。卷制时,将495mm宽的镀锌板送入成型机,由成型机轧制成所需的几何形状,如圆仓的直径。再经过弯折机弯折、咬口,围绕筒仓外侧,形成一条30mm~40mm宽的连续环绕的螺旋凸条,凸条在结构上起到加强筒仓强度的作用。卷板仓与拼装仓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密封性能好。
螺旋钢板仓仓筒直径从ϕ 2.5m~25m,高度从2m~29.8m,容量10m3~9000m3。
(2)平板仓
由于运输条件的限制,超过一定吨位与直径的筒仓现场制作,板幅一般是1.5m宽,长度根据筒仓直径定,高度根据设计吨位定。板与板之间外面加槽钢固定。
近些年来,国外流行波纹钢板仓,壁厚1.2mm~4mm。用成型机板压成带有一定曲率的波纹板,现场由螺栓拼装而成。波高一般为12mm,波宽65mm。经压型后的钢板强度有大的提高。一般用于砂、石料的储存。
立筒库仓容量的确定
立筒库仓容量计算公式,见下式:
式中:V—立筒库仓容量(m3);
Q — 干粉站生产能力(吨/天);
η--原料占配方中的最大比例(%);
ρ —储存原料密度(吨/m3);
k—立筒库的有效仓容量,一般k取0.85;
T —储存天数,一般,砂、石要求72h,水泥6h,砂浆8h。
1.2 水泥、粉煤灰等粉料在圆筒仓内储存
水泥、粉煤灰等粉料的储存,通常配置50~500吨普通或保温钢板圆筒仓储存。粉料通过气力输送进仓,仓底一般需配置活化或强制卸料装置,有时配置中间垂直螺旋等装置对存储物料进行活化和循环。
粉料的出仓,通常情况是机械输送装置,比如螺旋输送机;也可以通过气力输送,将物料输送至配料仓缓存,直接参加配料。
2 中间仓
干粉站生产工艺中,因加工工序需要,需配备各种类型的中间工作和过渡仓斗,主要功能是平衡各生产工序之间的流量,确保砂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干粉站常用的中间仓斗有砂过渡仓、砂计量仓、粉料计量仓、成品包装与散装仓、混合机下拢料斗等。干粉站中间仓斗的数量、容量和结构形式,取决于干粉站采用的加工工艺、生产规模、设备选型和所生产产品的大宗原料特性。
2.1 干粉站中间仓的类别与容量
干粉站中间工作仓的类别、容量和干粉站所采用的加工工艺、建筑结构、生产规模和设备配备有关。配置原则是:根据储存物料的特性选择仓型(做到经济合理);根据产量、原料与成品的品种、数量确定容量;合理配置料仓的位置,以便于管理,防止混杂。生产线的产能一般是10t/h~100t/h。
2.2 干粉站料仓和中间仓仓形的设计方法
干粉站原料品种复杂,不同的物料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在生产过程中,料斗的结构造成原料卸料偏析、自动分级、结拱和残留等故障的出现,将会严重影响干粉站的连续优质和安全生产。合理设计、选择仓型和借助先进的助流方法,在产品设计中具有指导意义。
(1)物流的形态
料仓中的物料流动形态主要有两种:整体流和漏斗流。如下图。
整体流 漏斗流
整体流是指当料仓内如何一部分物料流动时,整个仓内的全体物料同时也在运动,仓内无死角,基本实现物料的先进先出,同时还能将进料时发生粒度分级的物料重新混合。
漏斗流是指料仓内物料只有中心的物料在运动,不能实现先进先出,导致粉体自动分级,大量死角减少了料仓的有效容积,不及时清理会造成原料堆积,影响产品的质量。
(2)料仓结拱的预防
影响料仓结拱的主要因素是料仓的结构和操作条件。解决完了结拱的主要措施:料斗形状设计合理,采用助流装置,前者最为经济。
① 料斗形状的设计
物料结拱处尺寸可由下式求出:
式中,d — 结拱口直径(m);
T0—初抗剪强度(Pa),详细数据见下表;
ϕ — 物料休止角/ °;
ρ — 物料密度/(N/m3)。
对圆形出料口直径D应取:D≥d;
对方形出料口边长A应取:A≥d。
料仓的出料口尺寸大于结拱口尺寸,是防止物料结拱的基本方法之一。
② 锥形料斗壁的倾斜角设计
矩形仓棱角计算公式,见式:
方仓(a=b)棱角计算公式,见式:
式中,h —卸料斗垂直高度(包括卸料口下面的切去部分)(m);
b —矩形长边/m;
a —矩形短边/m;
ϕ —料斗棱角/°。
锥斗形式见图,即最小的棱角不>60~70°。
③偏心出料口
设计时避开料斗成拱区,以避免料仓结拱的发生,将料斗出料口布置偏向一边,或适当放大出料口,可使物料结拱失去支撑,使物料顺利流出。几种常见的偏心出料口的形式,见图。
a.方仓、棱台单面垂直偏心方出料口(侧面中心); b.方仓、棱台双面垂直偏心方出料口(两侧面夹角); c.圆仓、圆台偏心圆出料口; d.圆仓、圆台偏心方出料口
几种偏心出料口的形式
二次料斗又称二次扩大料斗。原理是在卸料口上方附近最易成拱处,突然将其断面扩大,使该处物料压力减小呈松散状态,从而避免结拱。这种料斗在国外应用较多,用这种料斗要注意3点:
a.与进料口较大的配料器匹配使用。
b.二次料斗的高度要恰当,上缘应在料斗最易结拱的部位(高度)附近。
c.二次扩大料斗的边长B与一次料斗边长A(即下端)之比应恰当。当A<350mm,取B:A=1.6:1;当A>350~550mm时,取1.3:1;当A>750mm时,取1.1:1。
(3)料仓的截面尺寸与高度比
料仓的形状很多,一般由上部竖直柱体和下部的锥体组成。没有竖直柱体的锥体储存仓,一般称料斗式过渡斗。按料仓的结构尺寸高宽比进行区分,料仓的直壁高度大于横截面的最短边长时,称为深仓,反之称为浅仓。即H≥1.5D时为深仓;H<1.5D时为浅仓,其中H为料仓竖直壁的高度(m);D为圆形料仓的直径,方形仓的边长或矩形仓的短边长度(m)。
通常深仓主要用于物料的储存,储存量较大,流动性较好的物料。浅仓用于储存时间短、储量小,流动性较差的物料。
2.3 中间料仓、斗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布置要点
(1)中间料仓、斗的结构要点
① 中间料仓、斗的结构设计必须根据储存物料的特性、料仓系统的作用、工艺生产的要求及料仓系统前后供料系统、输送系统的条件等因素确定料仓的类型、容量结构形式,以及供料、布料、出料设备和布置。
② 选择中间仓、斗的形状时,既要考虑制造方便,用材较少的经济性,又要考虑保证储量和装料方便、卸料流畅。不对称的斗体形状比对称的形状更有利于物料流动。垂直壁面有利于物料流动,对流动性差的物料应考虑两壁或三壁垂直。
③ 正确选择中间仓、斗的材料与内壁处理。有腐蚀性物料时,料斗内壁需做防腐处理;料斗内壁应进行消除静电处理,以防静电积聚。根据物料与仓壁的摩擦角选择仓壁倾角的原则,可将料斗采用不同材料分段制造,改善物料的流动条件,保证物料顺利排出。应磨平钢结构料仓、斗焊缝或毛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并抹光,必要时用光滑耐磨材料铺设衬壁。
④ 中间仓的仓顶应设置进仓人孔,孔口尺寸为500×500mm。孔上应装有安全盖板。大中型仓斗应设有直爬梯,以便操作人员进出中间仓斗。小型中间仓斗应设有检修清理孔。
2)中间料仓、斗的工艺布置要点
① 料仓、斗的进料口尺寸与进料机械设备相适应。
② 应考虑料仓、斗回气和排气除尘装置,如系统未配置负压除尘装置,必须考虑装正压过滤除尘装置,以保证环境清洁。
③ 料仓、斗的出口应根据物料的特性配置,配套的闸门、给料机等布置应与料仓、斗排料口相同。
④ 根据工艺生产要求,料仓、斗内应设置料位计,测定物料的上、下限位置。
⑤ 料仓、斗布置时,应考虑相应的主机设备和输送机械的检修位置。根据料仓、斗布置情况,设置必要的操作平台和梯子,对于较大的料斗还应在料斗内设爬梯。
⑥ 当仓、斗内储存不易流动的黏滞物料时,为了消除起拱滞流,保证连续卸料,应考虑在斗内或斗外设置破拱助流装置。
3 结语
干粉砂浆站的材料多种多样,根据生产线用途配置的材料不同、生产效率的差别,要求设计人员根据实际需求与物流的特性设计料仓的容量,并且保证物料流动顺畅。
参考文献
[1] 曹康,郝波.中国现代饲料工程学[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混砂浆生产线设计规范: GB51176-2016 [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6.
作者简介:姜超,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干粉砂浆整线设备方面研究。
(责任编辑:休鱼)
相关下载
BICES 2023陕西交通市政系统专业用户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2023-07-18
BICES 2023河南交通市政系统专业用户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2023-07-17
逐梦非洲,携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
2023-06-3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