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机械品牌网!

新闻资讯
  • 全部
  • 新闻资讯

全球最大盾构整装待进 北京东六环入地按下“快进键”


发布时间:2021-03-02 10:36

来源: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

中交京津冀装配式产业基地一角

  自2019年年底局部开工以来,北京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下称“东六环项目”)建设已满一年有余。

  东六环改造项目南起京哈高速立交,北至潞苑北大街,全长约16公里。工程依据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标准,从去年4月27日开始进行首幅地连墙开槽施工。项目将双向四车道拓宽改造为双向六车道,并结合缝合城市空间需求,万盛南街至潞苑二街段将有9.2公里入地。其中,盾构段7.4公里,明挖段1.8公里。

  2020年12月15日,北京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城市副中心建设专场。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东六环项目已成功实现土建施工与盾构机生产、运输、现场预组装并联作业。2021年1月,工程整体进入盾构始发前最后的准备阶段;并计划于2023年12月正式交付。

  北京市发改委基础设施处调研员陈永伟介绍,东六环入地后,城市副中心各组团之间的11条东西向城市道路将实现贯通。“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副中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将来过境东六环的货运功能要移到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把过境的客运功能引到地下,把城市副中心和中心城之间、副中心各组团打通。”

“京华号”盾构机下线

 

盾构机整装待发

  入地段工程穿过副中心核心区,相交道路12条、轨道11条、河道3条。并且,隧道需要穿越砂土、富水高致密砂层、粉土及黏性土交互层等复杂地质,工程面临超大直径、超长距离、超深覆土、超敏感环境等施工难点。

  结合以上特点,设计方案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每洞布置3条车道,内径14.2米、外径15.5米,分为三层,上层为排烟通道、中间层为行车通道、下层为疏散救援通道。盾构段每公里设置一处人行横通道。隧道平均覆土20米,最深处为穿越副中心火车站,覆土达45米。

参与隧道施工的2台超大直径复合泥水平衡盾构机分别为“京华号”和“运河号”。

  2020年11月6日上午,东六环六合桥附近的施工现场,“京华号”巨大的盾构机刀盘被数台液压机抬起,“平躺”在一米高的空中,几名工人正站在刀盘上方进行水平测量。

  “京华号”由铁建重工设计制造,是我国迄今研制的最大直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达16.07米,整机长150米,总重量4300吨,高度超过5层楼。

  铁建重工方面介绍,“京华号”配置了常压换刀、伸缩主驱动、超大直径重载管片高效倒运及拼装技术、高效大功率泥水环流系统、高精度开挖面气液独立平衡控制等多项核心技术;同时创新搭载了管环收敛测量、管环平整度检测、管环选型、自动盾尾间隙测量、同步双液注浆、三通闭塞器换管等系统装置,使高强度、高风险、高污染的隧道掘进作业转变成相对安全、高效的绿色施工模式。

  另一台盾构机“运河号”,其最大开挖直径同样为16.07米,由刀盘、盾体及6节台车组成,整机总长约145米,总重量达4500吨,首次采用了由中交天和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创长距离掘进不换刀技术,可实现在本项目连续掘进4800米不换刀。

  1月初,“运河号”盾构机主驱动顺利吊装下井,并完成组装。“运河号”主驱动是盾构机现场组装作业中的最大部件,整体重量为511吨。至此,东六环项目所用两台盾构机主驱动已全部吊装下井。

  “主驱动下井组装是盾构机现场组装的重要一环,为盾构顺利始发奠定了基础。”项目负责人说道,两台设备将在正式始发后的两年多时间内,从京榆旧线北侧的始发井出发,由北向南同向施工,中间竖井盾构过站,穿越9条道路、4条轨道和3条河道,到达北运河南侧的接收井,打通东六环改造工程的西线隧道。

  与此同时,工程采用通过泥浆处理等低影响建设方案,可减少施工对环境影响;并结合地面公园建设,实现对隧道出渣的综合利用。随着9.2公里道路入地改造有序推进,东六环项目入地隧道也将成为我国最长的地下道路隧道。

“运河号”主驱动吊装下井
 

管片生产  毫米级精度控制

  在隧道盾构施工中,巨大的盾构机每向前推进两米,就要拼装一环管片,每一环由10块管片拼装而成。

  中铁十四局集团东六环改造工程5标项目部工程部部长孙长松说,为保证管片精准安装,保护隧道的防水体系不受破坏,管片生产的尺寸精度需控制在几毫米以内,对于预制构件来说难度极大。

  2020年10月,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盾构管片厂开工,这也标志着中交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京津冀装配式产业基地正式投产。

  基地位于河北廊坊大城县工业园区,距北京100公里,距天津60公里,距雄安新区55公里,南接津石高速,西临京台高速。优异的地理位置也让该基地在东六环项目以及京津冀区域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该基地总占地面积317亩,设有混凝土拌合车间、管片生产车间、管片水养区、管片存放区和集设计、研发、试验检测为一体的技术研发中心。产品主要涵盖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市政预制混凝土构件、桥梁预制混凝土构件、装配式道路板等全类型预制混凝土构件。

  此次东六环入地隧道左右线所需的7392环盾构隧道管片将全部由中交装配式京津冀产业基地制造。管片外径15.4米,壁厚650毫米,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直径盾构管片。管片采用C60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P12,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环宽2000毫米,圆环管片分为10块为楔形通用管片,单片管片最大重量为16.9吨,是普通地铁盾构管片的9倍多。

  中交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洋表示,未来两到三年,中交京津冀装配式产业基地将结合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建设需要,逐步提高年产能,为京津冀地区道路交通、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城市广场、供水、排水、供电、供天然气、供热以及人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休鱼)

相关下载

热点专题

点击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