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机械品牌网!

新闻资讯
  • 全部
  • 新闻资讯

四大竞争策略助企业发展壮大 你get了吗?


发布时间:2023-11-16 08:22

来源: 原创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的工程机械行业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他们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长处。俗话说向成功者学习是取得成功的捷径,既然工程机械行业存在着这么多优秀企业,今天我们就来梳理和总结一下他们都有哪些成功的共性,让更多还在快速成长中的企业借鉴一二,争取不断缩小与龙头企业的差距。

 

01 打造核心优势,在细分领域独占鳌头

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自己的山头,在某一机械类型稳占市场第一。像中联,三一,徐工等企业虽然都是综合多元化经营,但在具体细分类型都有自己的山头,而且常年强势稳居行业占有率第一。

如中联的塔式起重机、三一的挖掘机、徐工的轮式起重机、柳工的装载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全都稳居第一。当然,他们互相之间也在不断的挑战竞争对手,像徐工、中联这些年也在大力发展挖掘机,对三一挖机的市占率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只有够专业才能在细分领域形成绝对的竞争力,不仅是龙头企业,像南方路机,浙江鼎力等小巨人企业同样如此,依靠专业性,在细分领域位居前列。正是由于企业数十年如一年在一个细分领域内深耕和钻研,才造就了他们的王牌。

没有耐心和没有定力的企业永远成不了龙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战略摇摆不定,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做法无法使企业做大做强。在工程机械行业,几乎所有优秀的企业都是由点到面逐步发展,当取得一定成就,有一定基础后,才转向多元化经营。

 

02 低成本打败高成本、性价比打败高价值

低成本是一种核心的竞争优势,很多后者居上者都是用低成本的优势上位的。从无数的行业发展周期看,企业之间竞争的最终归途都是成本竞争,随着用户越来越成熟,用户的购买和消费将越来越理性,最终是性价比高的产品胜出,也就是产品质量要好,价格还要低,而能实现这种“鱼和熊掌”兼得就得靠低成本竞争模式。

低成本并不是单纯的低价格,低价是一种战术能力,而低成本是一种战略能力。在同样的售价下,成本低的利润高,有了利润企业就可以投入资源搞研发,开发新产品和打出新的市场空间来,所以成本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最终归宿,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成本竞争优势。

有了成本优势,企业在市场营销上就能处于有利地位,就以挖掘机来讲吧,大家都知道,国产品牌的挖掘机价格基本上都低于外资品牌挖机,而随着国产挖机在性能技术上不断发展,可以用低成本制造出与外资品牌相媲美的设备,致使外资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也是近些年约翰迪尔,神钢,凯斯等外资品牌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之一。

当然低成本并不仅仅对主机厂有用,低成本也适用终端用户。如果我们让用户低成本购买和使用。相当于用户在赚取同样的钱成本更低了,提高了用户的投资回报率。用户变得更喜欢你的品牌,也更愿意投入资金到你这里买设备。毕竟在市场上,用户最喜欢的设备不是知名度最高的,也不是质量最棒的,而是赚钱能力最强的设备。长期看,给用户的低成本又将正反馈为增加企业资金营收。

 

03 正确的时间抓住了正确的机会

小米创始人雷军有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这句话指的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哪怕是猪都能被风吹起来。

企业如果踩对了时代的节拍,就会事半功倍。在工程机械行业,我们看到的那些行业龙头都是号准了时代的脉搏,踩准了时代的节拍,不能说没有运气和机缘的成分。

今年电动装载机就可以说是一个风口,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1-10月共销售电动装载机2536台,同比增长258%。其中10月销售436台,单月同比增长703%。在这方面,柳工做的就比其他企业反应更为迅速,柳工的装载机本来就是其王牌机械,这也使得柳工拥有先天优势,用户也更愿意相信柳工的电动装载机,相信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柳工都将是我国市场电动装载机市占率第一的品牌。

成功不是因为解决了问题,而是抓住了机会。所以要想成为龙头企业,就要抓住前瞻性的机会,在机会大潮中要比逆风而行要更容易成功。

 

04 用更高的效率做传统的生意

领先者的发展靠资源,而后来者的增长靠智慧。在任何行业,后来者最好用的办法就是用高效率来替代低效率,包括用高效率的产品打败低效率的产品,有高效率的生产模式打败低效率的生产模式等,每个行业刚开始的时候是机会和运气之争,到后来则会变成效率之争,效率高者得市场。

说起工程机械行业的高效率,就不得不提到智能工厂了。而智能工厂的代表当属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和三一重工18号厂房。

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

中联智慧产业城坐落于长沙高新区,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基地,最具创新活力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中心。

中联智慧产业城共布局8个全球领先的灯塔工厂,汇聚300条智能产线,600多项产线专利技术。通过全面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升级,形成以4大主机园区、4大关键零部件中心和8大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个国际标准秘书处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不仅平均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还将实现每7.5分钟生产一台高空作业机械,每18分钟制造一辆汽车起重机,每30分钟打造一台臂架泵车;

同时,中联智慧产业城通过全价值链数字化运营、智能排产、工业AI、数字孪生、全流程智能物流、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等多维度结合,将数字化与制造深度融合,实现产品一致性好,产品合格率100%,生产周期缩短55%,成为有感知、会思考的智慧工厂。

三一重工18号厂房

2022年10月,三一重工长沙18号工厂成功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名单。依托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目前18号工厂的全部9大工艺、32个典型场景都已实现“智能制造”。18号工厂充分利用柔性自动化生产、人工智能和规模化的工业物联网,建立了数字化柔性的重型设备制造系统。各环节全部实现自动化、信息化。

智能制造带来的是生产效率的飞跃。与改造前相比,18号工厂产能提升123%,人员效率提升98%,整体自动化率升至76%,可生产多达263种机型。2021年,18号工厂的人均产值1471.13万元,每1平方米效益15.4万元,两项核心数据均为全球重工行业的“灯塔标杆”。 

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企业要如何做才能成功并不是一文可以概括的。中国企业无论自身实力大还是小,应该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不断创新和改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顶流。

(责任编辑:休鱼)

相关下载

热点专题

点击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