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巨头公布三季报 下滑明显行业低谷已来
发布时间:2021-11-03 11:42
10月28日晚间,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相继披露三季报,第三季度两家公司业绩同比均有所下滑。
三一重工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5.9亿元,同比下降13.14%;净利润24.93亿元,同比下降35.32%。
中联重科第三季度营收119.78亿元,同比减少27.04%;净利润9亿元,同比下降46.01%。
对于第三季度净利润大幅下降,三一重工表示,主要受国内下游需求走弱、去年超补偿反弹高基数影响,公司收入增速下降,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国际化、电动化战略,加大了人才和研发投入。
中联重科在8月31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0 年下半年处于疫情恢复期,基建政策、金融支持、国五抢购等刺激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在2020年下半年及2021年上半年高增长。今年6月份国五升级国六,7月客户持观望态度,市场需求稍有回落,三季度进入相对淡季。
△三一重工周K线图
△中联重科周K线图
挖掘机下滑堪忧 起重机增长亮眼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行业最主要的子行业,也是该行业及基建的晴雨表。下游需求走弱导致销售反弹乏力,叠加去年高基数,国内挖机销量增速进一步下滑。叠加国外供应链逐渐恢复,出口增速也在下降。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行业统计数据,2021年9月,纳入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20085台,同比下降22.9%。9月挖掘机销量同比继续负增长,创2021年以来最大降幅。
据CME预测,2021年10月挖掘机(含出口)销量2万台左右,同比增速下滑27%左右。10月预测数据在同环比上均有下降,较2020年10月27331台同比下降41%,较2021年9月20085台环比下降0.4%。
此外,挖机开工小时数亦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9月中国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数为102.2小时,同比下降17.9%,环比下降3.6%。中国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数已连续6个月同比增速下滑。
起重机是2021年工程机械各种类中增长亮眼的风景线。
今年上半年,三一起重机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3%,中联重科也三次创造中国起重机海外出口最大吨位纪录。与此同时,单体价格高、利润率大的大型塔机也在不断扩大销售份额。“2020年600吨米以上大塔机占我们销售总量的3%,今年已经占到总量的6%。”中联重科副总裁唐少芳表示。
据行业预测,中联重科2021年的塔机产销规模也将大幅超过2020年,首度突破200亿元。“未来中联重科大塔机销量占比将达到30%以上。”唐少芳表示。
海外增长迅猛 对冲行业周期性
中国工程机械海外市场增长迅猛,是工程机械弱化周期曲线的重要对冲手段。“同比增长超过50%,达到历史最好海外出口业绩……”亮眼数据在工程机械行业并不少见,相对于今年内需持续弱势,海外市场业绩火爆削弱了工程机械周期性,彰显了我国装备制造在国际市场的活力热度。
柳工传来消息,前三季度销售数据出炉,海外市场表现抢眼,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0%,销量同比增长70%,部分区域销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国际化也取得进展,从市场来看,亚澳、欧洲、美洲、非洲区域分别实现营收56.7亿元、37.5亿元、19.6亿元、1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0%、47%、173%、100%,公司在大部分市场均实现高速增长,增速超100%的国家地区有50个,挖掘机在北美、印度、欧洲等主要市场销量份额大幅提升,东南亚多个国家继续保持数一数二的市场地位,并声称随着海外市场份额持续扩张,国际化业务的深入推进有望在海外再造一个三一。
“今年预计工程机械海外出口有望冲击300亿元,而在“十三五”期间,出口最好业绩是240亿元。”业内多位相关人士对于2021年工程机械海外前景看好。
对于中联重科,外界除了关注其海外市场拓展,还重点聚焦其农业机械领域的拓展。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农业机械营收16.09亿元,同比增长52.34%。机构报告评论称,AI智能农机商品化进程加速,小麦收获机、抛秧机、甘蔗机等产品可靠性全面升级;公司小麦机、烘干机、旋耕机、打捆机、抛秧机国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公司在该领域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均有望实现突破。
寒冬低谷已来 春天不会太久
有业内人士指出,2021年下半年也许是工程机械寒冬的低谷。近期,国家提出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这意味着下半年地方债的发行将逐步推进,预计将持续带动工程机械需求。
从更长远市场周期来看,国五切换国六,存量设备会加速退市,刺激新的购买需求;国家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资金面逐步宽松,判断四季度基建开工会逐步恢复,工程机械行业有望企稳。全球范围内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持续提升,世界经济将出现恢复性增长,国际市场对中国工程机械刚性需求不断增加,行业出口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此外,随着发改委发布《能耗双控方案》,全国多地部署新一轮限产措施,包括设定产量上限、错峰生产、限电、要求关停检修等。资本市场预计,2022年一季度工程机械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价格调整以应对限产带来的成本上涨。
(责任编辑:休鱼)
相关下载
BICES 2023陕西交通市政系统专业用户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2023-07-18
BICES 2023河南交通市政系统专业用户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2023-07-17
逐梦非洲,携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
2023-06-3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