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机械品牌网!

新闻资讯
  • 全部
  • 新闻资讯

【独家原创】看建雄安 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发布时间:2020-10-20 09:56

来源: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作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先行区容东片区,已从图纸走入现实。建设者们加足马力,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每一点变化、每一项进展都令人振奋。

  容东片区规划面积12.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17万人,担负着首期居民征迁安置的重要功能。

  从过去的村庄到未来的安置房,为保障老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容东片区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的建设是重中之重。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做为雄安新区建设的“探路先锋”,是容东片区开发建设的先行项目,建成后,将是雄安新区第一个标志性城市建筑群,对雄安房建全面开工建设有巨大的引领作用。

  2020年4月初,雄安新区对容东片区安置房六个组团进行施工总承包集中招标,标志着雄安新区正式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每个热火朝天的项目工地上,可见千年大计“开路先锋”——雄安建设者们忙碌的身影。

 

  中铁体量最大

  2020年5月9日,中铁建工集团成功中标雄安新区容东片区E组团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总建筑面积 175.9万平方米,合同额 65.4 亿元,是雄安新区目前单标段建筑体量最大,合同额最高的项目,也是中铁建工集团有史以来建筑体量最大、合同额最高的住宅项目。

中铁十二局雄安站施工现场

  5条市政道路、2条下层路、7座桥梁、大型综合管廊、综合管网以及排水管网,这是中铁十二局集团容东片区项目部的主要施工任务。在建项目需完成近50亿元的施工产值,平均每月至少要完成5个亿的产值。“从项目承揽数量来看,中铁十二局集团已经成为雄安大基建市场中的‘领头雁’,在中国铁建雄安新区市场份额占比是大头、也是重头”,中铁十二局集团公司副指挥赵福明介绍。

  截止到目前,已公开发布的有关雄安新区的中标项目中,工程建设类的项目已累计超 2000 亿元。而这些项目的施工建设,基本上被各大建筑央企和地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承揽,还有一些实力不俗的民企也投身于新区的建设中。

  中国中铁在雄安新区的建设项目中,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最多;中国建筑、中国铁建比较接近,中国交建也有不错的占比,央企之间相互联合,也是新区建设的一种大势。北京城建、北京建工、河北建设、北京市政等作为地方国企,其项目建设的体量也在雄安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建设现场已树立塔机千台左右,进场建设者超过5万人。

 

  商混布局加快

  由“望志”而“兴业”,是历史的巧合,也喻意着历史的必然。

  在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建设中,一批有实力勇担当的创业企业正在风雨兼程演绎恢弘旋律,煜昇集团正是其中之一。成立三年有余,立足预拌混凝土、干混砂浆、机制砂制备,以混凝土运输、泵送服务为先导,煜昇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8条预拌混凝土生产线,上百辆运输泵送车辆的综合性混凝土供应服务商。2020年上半年,煜昇集团日产混凝土峰值达到1万m3,月产峰值突破22万m3,为雄安新区建设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业绩。

  煜昇集团上百辆搅拌运输车和泵车优先保障京雄高速建设。调集精兵强将和高水平司机操作手,30余辆搅拌车、10台泵车以高效率的管理调度,高质量的施工装备和精细化的操作,保障京雄高速公路混凝土40万m3运输泵送任务。尤其是在箱梁浇筑过程中,5台泵车集中施工数小时连续不断浇筑C50混凝土,获得中交一公局施工方的高度肯定。

  根据雄安新区建设规划,将在周边区域布局30家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煜昇集团率先布局的3条240m3/h和5条180m3/h生产线是在建搅拌站中距离优势最为明显的站点。投资2000万元的干混砂浆、机制砂二位一体生产线也已经投产,另外两条240m3/h生产线即将上码,建成之后,煜昇集团混凝土日产能规模将达到2万m3,成为雄安新区预拌混凝土当之无愧的主力龙头供应商。

 

  设备租赁星夜兼程

  2019年7月,庞源租赁注册成立了河北庞源建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全力以赴服务于雄安新区建设。

  北京庞源已进场完成100余台塔机的租赁。投资10亿元的庞源租赁塔机智能制造与再制造基地正式启动,无疑将为雄安新区的建设提供更准确、更及时、更周到的服务。庞源租赁聚焦雄安战略,已全面步入实施的快车道。

  谈起参建雄安建设的感触,北京岩吉祥机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岩感慨颇多。

  “雄安商服中心项目,要求24台塔机在15天内全部进场安装完成,对我们的设备调运进场和安装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雄安建设就要适应雄安速度,各个参建单位在总包方、租赁产权方和设备制造厂家的全力支持配合下,星夜兼程保质保量完成交付安装任务。”崔岩说。

  在雄安启动区容东片区、管廊项目和雄安高铁站等大工程带动下,有近千台中联重科塔机进驻雄安建设工地。特别是在半个月时间内,中联交付了超过五百台中联塔机,创造了单一工地产品交付的奇迹,也体现了中联对雄安的重视。

 

  地下管廊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雄安集团基础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容东片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基本原则,强化对地下空间规划利用方式的创新和探索,设计“六横七纵”的干线市政道路和“一环七枝”的干线综合管廊,构建了地下综合管廊、地下停车空间、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地下公共活动空间等构成的地下空间系统,实现架空线路入(管)廊和城市地下管线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雄安新区容东AF社区RDSG-1标段E3路第一段穿湖隧道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承建,据项目负责人梁云生介绍,容东AF社区RDSG-1标段工程包含2条穿湖隧道,总长919米。其中E3路长491米,N4路长428米,设计为双向4车道。目前E3路第一段穿湖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穿湖隧道采用放坡开挖施工,结构宽21.1米,高7.3米,底板厚度0.9米,顶板和侧墙厚0.8米。隧道结构防水采用国内顶级防水材质强化防水层处理,隧道钢筋采用了智能化钢筋工厂集中加工、统一配送,保障质量标准。此外,项目运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模板强化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实现内实外美,积极创造‘雄安质量’。”梁云生说,“穿湖隧道建成后,车辆可从湖底穿隧道而过,既实现容东片区交通路网串通,又不破坏湖面的景致和生态水系的完整性。”

  据了解,第一段穿湖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共计投入4台63米车载泵、24名混凝土工,12小时内完成了1920方混凝土的浇筑任务。为此,该项目工人实行昼夜倒班施工,同时从原材料、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加强管理,确保质量与速度两不误、有保障。

  在容东片区综合管廊RDSG-4标段项目现场,上口最大近100米宽、10多米深的基坑里,挖掘机“嗡嗡”作响,钎探机“当当当”地向下检验地基承载力,在它们后面,高8.8米、宽14米的双层地下综合管廊雏形已现。

中建八局雄安容东管廊项目4号桥梁施工现场

  该标段的2.5公里廊道里,12个这样的工作面正在同时施工。

  “为以最快的施工速度推进工期,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大平行、小流水’的施工方式,多开工作面,同时优化作业流程。还尽可能多地采用装配式施工,提高施工效率。”中建八局容东片区综合管廊RDSG-4标段项目的总工程师张乐说。

  容东片区综合管廊主要包括E1、N6两部分,N6是单层管廊;E1是双层管廊。管廊一层变两层的节点转换就在张乐所负责的RDSG-4标段。项目主要包括2.5公里管廊工程、9.3公里道路工程和8座桥梁的修建,工作量有多大?张乐打了个比方:折算成混凝土浇筑,100多天要浇筑20多万立方米混凝土,相当于每天要浇筑一个标准游泳池,还不考虑风雨等恶劣天气。“而且是线性浇筑,不是大体积集中浇筑。”张乐补充道。

  “这个节点处,基坑两边的跨度达100多米。”张乐说,面对这么大的基坑开挖,选择什么样的基坑形式,基坑开挖深度多少,吊装机械如何选型,场地作业平面怎么布置都需要仔细研究。不同的机械型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履带吊花费高,移动性强,塔吊虽然移动性差,但效率高,一上午,塔吊能吊100多次,履带吊只能吊十多次。”

综合管廊建成回填

  另一个难点,是N6管廊最北段部分——短短150米的距离内,N6管廊要完成3次下穿,分别是下穿现有S333省道、一座桥梁,还有现有津保铁路。张乐说,最难的是下穿津保铁路,“净高4.5米、宽8米的物流通道要在两个距离30米的桥身之间穿过,穿越深度为地下12米,此外,为保证现有高铁运行安全,施工不能扰动高铁地基。”

  容东片区综合管廊RDSG-4标段项目已经是张乐第二次担任总工程师。他第一次担任总工程师的湖北黄石体育场项目,去年荣获“鲁班奖”。面对眼下的繁忙和压力,张乐说,“虽然累,但我们是第一批进来建设,贡献了‘千年大计’的开端部分,那种自豪感是不一样的。”

 

 

  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年5月,雄安新区正式发布智能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包含基础设施与感知体系建设、智能化应用、信息安全共三大类的智能城市标准体系,规范了从物联到数联再到智联的新一代基础设施标准。

  8月17日,我国智能高铁的“新标杆”——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轨道贯通,雄安高铁站、容东片区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等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容东片区作为雄安新区先期启动建设的片区之一,推行绿色智能建造技术,创建绿色智能示范区。创新应用“BIM+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深度融合信息化管控与智能化建造,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实时监测、项目管理系统,将视频监控、环境监测收集到的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进行“智慧管理”“智慧预警”“智慧决策”,实现了科学管控。“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还连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实时监控施工现场设备使用情况,并百分之百全覆盖,达到了“设备可控”。

 

  智慧工地打造标志站房

  “黑科技、大数据平台、智能建造等的应用让施工变得更精准高效了。”谈起参与雄安站建设的体会,集团雄安站房一标项目部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智慧建设”感触最深。他们在施工中全程采用智能建造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先进技术,用智慧科技匠心打造中国铁路客站创新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无人机实景建模实现了对项目施工进程的实时监控与评估。”据项目负责人曹太然介绍,无人机+实景建模技术的应用使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有一个全局并且精确的认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与设计模型的比对来掌握施工质量,还可进行经常性的挖方填方计算,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该项目部应用BIM放样机器人,通过对软件、硬件进行整合,将BIM模型通过平板电脑带至现场,直接利用模型中的三维空间坐标数据驱动智能型全站仪进行点的放样,同时使用360度棱镜反向获取点的空间坐标,相比传统施工现场采用拉尺放线和输入坐标的方式,提升了放线效率和精度。

  项目部钢筋加工采用数控钢筋锯切套丝生产线、机器臂自动抓取机器人、数控钢筋剪切弯曲中心、数控钢筋弯箍机、行吊等自动化设备,完成了从钢筋调直、切断、弯钩和弯箍等自动化加工,加工完成的半成品可通过行吊吊送至运输车辆,由运输车辆直接运送至所需施工现场。自动化、商品化的加工配送方式有效满足了施工一线需求,保障项目施工进度如期推进。

  “作为京雄城际铁路规模最大的新建车站,混凝土浇筑质量关系到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所以浇筑过程中根据混凝土的‘体温变化’进行养护很关键。”项目部总工程师贾玮说。

  他们通过建立大体积混凝土无线测温系统,对筏板基础、承台、超长底板、剪力墙、大型钢柱、大截面弧形型钢梁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有效探测混凝土内外不同层面之间的温度,为施工班组提供混凝土浇筑后的真实温度数值,进行混凝土的及时养护,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在塔吊林立的施工现场,记者在相关移动端和平台端上看到,塔吊运行数据实时显示在上面。

  数十台塔吊均安装了塔吊防碰撞系统,实时监控塔机工作吊重、变幅、起重力矩、吊钩位置、工作转角、作业风速,以及对塔吊自身限位、禁行区域、干涉碰撞进行全面监控,实现建筑塔吊单机运行和群塔干涉作业防碰撞的实时安全监控与声光预警报警,有效地防范了塔吊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据了解,雄安站拥有全生命周期数据档案,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追溯。项目部通过应用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管理,施工日志、站房施组、工程影像资料、检验批管理系统、钢结构焊缝管理系统、试验室系统、拌合站系统等资料都可通过平台端进行实时查看,犹如工地大脑,将所有资料进行施工记录留存,为雄安站建设提供强大数据支撑。

 

  搅拌站成绿色施工样板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要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打造绿色施工样板,是雄安新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混凝土生产环节也是如此。

  5G全覆盖、全自动化、低能耗⋯⋯这些充满科技感的技术,都将出现在曾被认为是高污染的混凝土搅拌站里。记者从北京建工新材公司获悉,服务于雄安新区站前工程、昝岗安置区以及雄县其他工程建设的雄安新区昝岗混凝土搅拌站,将于今年年底前建成。

搅拌站效果图

  “这将是一座基于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高标准环保型搅拌站。”北京建工新材相关人员介绍,不同于以往,雄安新区昝岗搅拌站不再是纯靠人工控制,而是通过物联网搭建起一个智慧化运行管理平台,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实现设备的自动运行和实时监测。搅拌站内选用的也都是低碳节能、低排放的国际先进环保型设备,可以实现混凝土产品、生产组织全过程、物料转化全过程的零排放。“根据测算,通过智能化生产手段,搅拌站1小时可生产混凝土240立方米,比现场搅拌的生产效率要提升5倍以上。”

  据了解,雄安新区昝岗混凝土搅拌站位于雄县昝岗镇东河岗村东南,规划总用地14万立方米。厂区采用全封闭式结构,5G网络全覆盖,并设计有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光伏路灯夜间照明系统、太阳能光热系统以及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等,以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

  “雄安新区昝岗搅拌站建成实施后,综合能耗为616.96千瓦时/万元,相当于0.076吨标准煤。”上述人员告诉记者,北京市2016年万元GDP能耗为0.2835吨标准煤,是全国最低水平,而昝岗搅拌站远低于2016年北京市万元GDP能源。

  按照设计,雄安新区昝岗搅拌站混凝土年产能需求量155万立方米,湿拌砂浆年产能需求量为30万立方米,沥青混凝土年产能需求34万立方米,水泥稳定年产能需求量为127万立方米。建成后,将依托雄安新区总体规划建设,主要服务于雄安新区站前工程、昝岗安置区以及雄县其他工程建设,满足新区建设对商品混凝土、湿拌砂浆、沥青混凝土的需求。

 

 

  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交通”已经率先出发。

  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未来雄安将构建连通全国的“四纵两横”高速铁路网。其中“两横”,指的是津保铁路、津雄城际-京昆高铁忻雄段。“四纵”,指的是京港台高铁京雄-雄商段、京雄-雄石城际、新区至北京新机场快线,和现有的京广高铁。除了京广高铁,另外的两横三纵铁路,都将在未来的雄安高铁站汇聚。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还提出,构建“四纵三横”区域高速公路网。“四纵”为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京雄高速(含新机场北线高速支线)、新机场至德州高速,“三横”为荣乌高速新线、津雄高速、津石高速,实现新区60分钟到北京、天津,90分钟到石家庄。

  2018年2月28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参与建设的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正式施工,标志着雄安新区首个重大基础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雄安站初露端倪

  京雄城际雄安站是雄安新区首个开工的重大交通建设项目。按照计划,雄安站规划引入5条高铁和城际线路,预计今年底正式投入使用。雄安站建成运营后,雄安新区将高效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形成与北京、天津的半小时交通圈,与石家庄一小时交通圈。目前,雄安站站房主体结构已封顶,椭圆形水滴状造型初露端倪。

  中铁十二局参建者历经100多天的奋战,克服高空作业施工难度大,安全、质量控制难度高等困难,45600平方米站台混凝土结构及18000平方米高架候车厅钢结构楼层板已全部施工完成。

  数十台塔吊均安装了塔吊防碰撞系统,实时监控塔机工作吊重、变幅、起重力矩、吊钩位置、工作转角、作业风速,以及对塔吊自身限位、禁行区域、干涉碰撞进行全面监控,实现建筑塔吊单机运行和群塔干涉作业防碰撞的实时安全监控与声光预警报警,有效地防范了塔吊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外观造型效果图

  “雄安站开工建设伊始,便做了数字建造与信息智能化建造基础工作,以实现BIM技术设计、施工、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应用。采用更加科学、自动化的施工生产方式,施工现场遍布众多大型设备和先进高空作业车设备,施工场外建设智能钢筋加工厂、智能搅拌站,实现了工厂化加工、商品化的配送方式。”中铁十二局雄安高铁站项目科技部长郑河舟表示,通过深基坑监测、塔吊安全监控等应用,从源头排查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高大模板监测,有效地保障了施工质量,为打造精品工程保驾护航。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施工现场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房京雄车场钢结构屋盖采用拱形箱梁拼装组成,总重量约25500吨,安装高度47米,共分为1800构件,1800吊次。

  为确保实现既定目标,中铁十二局充分利用站房高大空间,采用高空散拼的安装工艺,下部同时穿插进行高架候车厅及站台结构施工,采用4台STT2200重型塔吊、2台260吨履带吊、3台200吨汽车吊、9台80吨汽车吊协同工作,确保各工序无缝衔接,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房京雄车场施工现场

 

  修高铁像搭积木

  修高铁能否像“搭积木”一样简单,京雄城际铁路的建设者用实际行动回答:可以!在京雄城际铁路固霸特大桥段,随着现场指挥人员一声令下,重达900吨的箱梁缓缓落位,高铁首段装配式一体化桥梁主体工程在京雄城际铁路率先完成,为下一步装配式桥面系安装施工奠定了基础。

  京雄城际铁路是雄安新区对接北京和北京新机场的快速通道,预计2020年年底投入使用,建设工期紧。

  中铁上海工程局京雄城际铁路五标项目总工程师侯宇飞介绍,为满足京雄城际铁路建设提速的需求,建设者大胆采用装配式施工工艺,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模式,在京雄城际铁路固安段长达1000米的高铁桥梁上默默地进行着一场“建筑革命”。

  “装配式工艺简单来讲就是后方‘造积木’、前方‘搭积木’,提前把高铁桥梁工程的管桩、墩身、墩帽等‘零件’进行标准化设计,分段工厂标准化制造,在施工现场将它们组装起来就行了。”侯宇飞解释说。

  据悉,该项目施工较传统现场浇筑桥墩的工艺功效约提高三分之一,一个相同体量的桥梁基础施工大约节省5天时间。同时,装配式桥面系通过精准安装,可以提高桥面系的施工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利用资源。

  侯宇飞告诉记者,经过大量试验、反复论证、多次实践,926根直径1米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64个重达70吨的墩柱、32个重达104吨的墩帽和31孔重达900吨的预制箱梁顺利拼装完成。由此形成了高速铁路《桥梁预制拼装桥墩施工工法》等3项工法和《预制拼装桥墩施工质量验收细则》等5项标准,为全路推广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借鉴。

 

  高速公路加速推进

  京雄高速公路是新区连接北京的客运主通道,也是新区对外联络的快速通道。主线起自北京市西南五环,经房山区、涿州市、固安县、高碑店市、白沟新城,至雄安新区与既有荣乌高速相接,全长约100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均为120公里/小时。

  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要求,京雄高速公路打造便捷、安全、绿色、智能、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智能驾驶专用车道,实现车路协同,为自动驾驶提供基础条件。

  在京雄高速6标段兰沟洼特大桥施工现场,一个个状似花瓶摸样的桥墩拔地而起,有的刚刚做好钢筋骨架,有的正在安装箱梁模板。这种造型的桥墩被称作“花瓶墩”,是特意为位于雄安的三座特大桥设计的。

京雄高速公路SG6标

  京雄高速SG6标项目生产副经理许路介绍,作为中标单位中交一公局调整原来“按月报计划,月保季,季保年”的进度管理模式,更改为“日计划”。由于桥梁较多,制梁的速度和质量是项目的关键,增加投资,将箱梁模板由原来的10套增加到14套;增加人手,采取24小时倒班作业,目前到场管理与施工人员达到1000人。

  目前,京雄高速公路全线6个标段主体施工全面展开,共投入建设者11000多名,机械设备2000多台套,单月全线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亿元,确保年底前高速主体工程完工,明年6月份建成通车。

  荣乌高速新线是雄安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首次采用“智慧建设监管云服务平台”进行管理的项目,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查询、分析和使用,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在荣乌高速ZT10标段混凝土拌合站,标段党支部书记、总工程师段长高,指着高高房顶上正在喷雾的喷头说:“这些喷头是和周边PM2.5检测探头互联的,一旦探头检测到空气中污染物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启动喷雾头,自动进行喷雾除尘,确保拌合站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混凝土拌合站料场的自动喷头

涵洞液压式整体组合移动模板车正在紧张作业

  荣乌高速新线在预制场、拌合场、储料棚、主要施工便道等重点区域都设置了环保监测自动预警装置,对粉尘、噪声、环境温湿度、风速、风向等环境敏感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至管理平台,监测指标超标系统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最大限度保证施工现场环境质量,创造绿色环保的施工氛围。

  项目办总工王立法介绍,荣乌高速新线还将采用北斗3D摊铺控制系统,对摊铺机进行毫米级定位,同时配备高精度激光测高系统,实时采集和监控摊铺机摊铺速度、摊铺轨迹并传入平台进行处理,以此修正控制摊铺机,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化摊铺。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与项目管理深度融合,实现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施工要素和过程管理的信息化、风险管控的精细化、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的智能化,实现项目智能建造,使荣乌高速新线成为了绿色雄安的智慧工程样板路。

  “我们采用全装配式施工工艺,建造这座3678米的桥梁,可节约工期3个月。”ZT6标段项目总工程师马小龙对记者说。在ZT6标段施工现场,2台轮式起重机吊起一个直径1米、长度9米多的预制水泥管(桥墩的立柱),把水泥管下面20根直径2.2厘米的钢筋,准确插入预制混凝土底座上的20个洞中,然后通过预埋的波纹管压入水泥浆,把立柱和底座融合在一起,前后用时不过30分钟。

  “我们今天已经安装了6根立柱,正常情况下一天可以安装10根,而采用过去现场浇筑的施工工艺,建造一根立柱就需要7-10天。”马小龙对记者说,他们建造的是河北省第一座全装配式公路桥,“施工现场的桥梁构件是由工厂预制、运输而来的半成品,在现场对预制构件做一定处理后,将其进行组装,因而施工速度显著加快。”

  在ZT10标涵洞施工现场,涵洞液压式整体组合移动模板车正在紧张作业。该标段总工程师段长高说:“这是我们在山区隧道施工中使用的设备,第一次在雄安新区高速路网建设中亮相。与传统的拼装组合模板相比,模板车拼装一次成型、循环使用、周转便捷,大大减少了钢管支架的搭设量。正在建造的涵洞长72米,液压式整体组合移动模板车60天可以完工,而使用传统设备则需要95天。”

  “代建+监理”中标单位河北省交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宏军说:“荣乌高速新线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我们通过大量采用新模式、新工艺、新设备的方式,力争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夺回来,确保2020年底前全线主体完工。”

(责任编辑:休鱼)



关键词: 拔节,施工,新区,建设,混凝土,项目,高速,进行,实现,采用

相关下载

热点专题

点击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