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机械品牌网!
奋斗的工程机械:不相信奇迹 却选择相信时间
- 发布时间:2023-01-16 13:06
- 来源:
- 作者: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如果把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当成一部电视剧的话,那一定是一部热血奋斗剧。从最初创业期的筚路蓝缕,到全球十强占据三席,全球前50名坐拥10席,中国工程机械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之路。 时间坐标镌刻奋斗足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是怎样从一颗小种子发展成参天大树的呢?这中间经历了哪些曲折与磨难?又取得了哪些傲人成就?接下来就让我为你一一道来。 磨砺始得玉成,笃行方能致远。 图片
奋斗的工程机械:不相信奇迹 却选择相信时间
【概要描述】如果把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当成一部电视剧的话,那一定是一部热血奋斗剧。从最初创业期的筚路蓝缕,到全球十强占据三席,全球前50名坐拥10席,中国工程机械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之路。 时间坐标镌刻奋斗足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是怎样从一颗小种子发展成参天大树的呢?这中间经历了哪些曲折与磨难?又取得了哪些傲人成就?接下来就让我为你一一道来。 磨砺始得玉成,笃行方能致远。 图片
- 分类:今日焦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1-16 13:06
- 访问量:
如果把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当成一部电视剧的话,那一定是一部热血奋斗剧。从最初创业期的筚路蓝缕,到全球十强占据三席,全球前50名坐拥10席,中国工程机械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之路。
时间坐标镌刻奋斗足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是怎样从一颗小种子发展成参天大树的呢?这中间经历了哪些曲折与磨难?又取得了哪些傲人成就?接下来就让我为你一一道来。
磨砺始得玉成,笃行方能致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但当我们面对重建国家的重任之时,才发现我们根本没有什么工程机械来支撑建设。1960年之前,我国主要是复制了40年代和50年代苏联的产品。直到1961-1978年期间,工程机械局、工程机械研究所纷纷成立,与此同时,出现了一批三线企业。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才初步形成。
当时中国工程机械还只能算作世界工程机械之林的一颗小树苗,太过弱小,只能靠不断吸取外部营养,化作自己的血肉,才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可能。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国基本建设投资逐步增长,工程机械制造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国家提出了“引进、消化、吸收”的产业政策。中国工程机械开始立足全球拥抱世界,并在一轮轮对标学习中补短提能,通过由技术换市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大河奔涌,九曲连环;万里黄河,气象万千。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一大批骨干企业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各个领域内引进了国外的先进产品和技术,改善了生产条件,建立了规模化的生产体系,在产品的数量、品种、质量等方面大大缩短了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奠定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别人有的,我们都要有!那段时间,我们铆足了劲,低调学习,刻苦研究,直到吃透国外技术。当今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三巨头:徐工、中联、三一,都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力的。
等吃透外资品牌的技术后,没得吃了怎么办,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开始了下一步——并购!
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了意大利混凝土机械厂商CIFA,保留了国外管理和生产团队。中联重科通过这次收购,借助CIFA之前的基础,成功渗透到了70多个国家。
2011年,徐工集团也在欧洲进行了两次并购,分别拿下了荷兰AMCA和德国FT,后来又收购了德国施维英公司。
2012年,三一集团收购了德国普茨迈斯特。同年,柳工集团收购了波兰HSW公司。
磨砺始得玉成,笃行方能致远。
从一开始的对苏联产品进行测绘仿制,到引进欧美日韩先进技术,紧接着对国外品牌进行并购重组。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机械进阶之路。但是,新的难题又摆在了我们面前。一方面国外技术能学的已经学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是别人家安身立命的本领,也不可能教给我们。另一方面市场上能收购的都收购了,不能收购的要么我们看不上,要么就是别人的“亲儿子”。
未来如星辰大海般璀璨,不必踟蹰于过去的半亩方塘。
接下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该怎么发展?
摆在前面的路,似乎只有一条了,那便是自己制造!
之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不断研发出各种世界先进设备。
▲ 全球最长臂架混凝土泵车,中联重科101米泵车
▲ 全球最大宽度摊铺机,徐工RP2405超宽摊铺机
▲ 全球首台万吨米级塔机,中联重科W12000-450上回转塔机
▲ 全球最大履带式起重机,三一SCC98000tm履带式起重机
▲ 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徐工2600吨全地面起重机
▲ 徐工700t挖掘机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变化的,是中国工程机械的出口力度,根据海关数据整理,工程机械产品出口额2012年为191.6亿美元,到2022年前10月出口额为365.8亿美元,增长了90.9%。履带挖掘机出口由2012年的14522台,增长到2022年的109457台,增长753%;行业企业境外业务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研发、制造、营销、服务、人力资源等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成为扩大国际市场,树立国际品牌的有力支撑。一大批外商在华投资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重要力量。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从2012年至今,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一直处于一轮猛烈的产品技术和市场爆发期,品牌影响力、国际化程度、科技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工程机械销量,连续两年排名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国家,目前,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中国拥有三席,第一第二是美国卡特彼勒和日本小松,徐工,三一,中联分别占据第三第四第六的席位。工程机械已经淬炼成长为高端装备优势产业之一。
敢于有梦,没有什么山峰不能攀登。勇于追梦,没有什么急流不能横渡。
历经70多年的产业发展,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从最初创业期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有名有位,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之路。持续追求创新和卓越的中国企业,对欧美日高端品牌,已经从原来的仰视到如今的平视,从原来跟跑,到部分产品并跑,甚至领跑,厚积薄发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经开始立足本土走向世界,彰显中国制造的创新伟力。
(责任编辑:休鱼)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热点专题

视频专栏

线下活动

2022-12-22

2022-10-25

2022-10-25

点击排行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08

2023-03-06

2023-03-06

2023-03-06

2023-03-03

2023-03-03

2023-03-03

2023-03-03

2023-02-28

2023-02-27

2023-03-06

2023-03-03

2023-02-27

2023-02-20

2023-02-20

2023-02-20

2023-02-17

2023-02-17
北京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6号
邮编:100039
电话:010—68548655
长沙编辑部地址:长沙市银盆南路361号
邮编:410013
电话:0731—88923960
电子邮箱:tougao@cmtm.com.cn
版权所有 © 工程机械品牌网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湘ICP备20200194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