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机械品牌网!

新闻资讯
  • 全部
  • 新闻资讯

与时间赛跑 新老基建“抢工期”正酣


发布时间:2022-06-27 12:03

来源: 新华社

  近两个月,很多地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抢工期”,基建投资持续发力。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今年以来全国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2.55万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1.68万亿元,发行进度明显加快。

  专家认为,近期中央和地方稳经济政策密集出台,推动新老基建项目齐发力,发挥乘数效应带动产业链发展,助力稳投资、稳就业。

 

工地上“抢工期”

  6月20日上午10时,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主厂房进行扩挖作业,山体内20多名工人正在用手风钻打钻爆孔,各种机械设备轰鸣。“目前基本是24小时连续施工。”三峡建工集团天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工程部主任巩朝介绍。

  作为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和三峡集团所属三峡建工“十四五”期间首个核准的抽水蓄能电站,天台抽水蓄能电站于2021年12月核准后,立即启动主体工程施工。2022年4月,电站所在地天台县突发疫情,水泥、钢筋、柴油、火工品等物资运输受到影响。

  “要把损失的工期尽快赶回来!”三峡建工集团天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技术部主任王坤日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公司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把有限的物资供应到关键的施工部位上,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工程物资运输。“工程技术人员一边研究论证加快电站建设的技术方案,一边远程协调四川、贵州、福建等地数百名施工人员随时做好准备,在疫情影响解除后立即赶到施工现场,务求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他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在现场看到,随着疫情缓解,目前天台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现场近700名建设者在地下厂房、进厂交通洞、砂石系统、进场公路等9个工作面同步开展工作,向2025年12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的目标稳步迈进。

  与此同时,远在1000公里之外的长沙,各大重点项目也在加紧推进。以交通运输项目为例,2022年,长沙市共铺排铁路、航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城市道路、水运、轨道交通、物流项目、客货运枢纽等重大交通项目309个(含中央、省在长沙重点项目)。

  “五一”假期,相关项目也未停工。其中,“五一”假期期间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工地有1800余名工人加班加点赶工,旨在保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平稳有序推进。“1至5月,长沙市交通项目共完成投资288亿元,为年度预估投资585亿元的49.2%,基本实现投资过半的目标。”长沙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透露。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对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包括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等。

  近期,各地陆续出台了稳经济的政策举措,力保二季度经济实现企稳回升。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8个省份已明确提出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关键,强调要加大重大项目的投资力度。

 

新基建火热

  在传统基建加速赶工期的同时,新基建投资建设也吹响了冲锋的号角。“今年天天在加班,每天都是这个点儿回家。现在我手里就有6个储能的项目要做,湖南、湖北、河南各两个。”晚上9时30分,在华中一家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的肖叶才加完班回家。

  肖叶表示,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明显能感受到新基建投资的火热。“据我了解,今年我们新基建相关的项目数量增长很快。前年,我们公司接的新基建项目不到10个,去年有20个左右,今年目前就有80个左右的项目。不过,我们是前端做设计的,主要出具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是否能落地还得看后期申报情况。”

  新基建项目前端预备阶段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后期的落地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河湟新区的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建设现场,数百名工人正在加紧赶工。

  “为缩小疫情和冬歇期对整体工期的影响,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努力把延迟的工期进度补回来。例如空调管道工程部分,受疫情影响,原材料运输延迟。为尽快安装好空调系统,现在施工队以‘三班倒’的方式抓紧施工。”在施工现场,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PC总承包项目负责人邱加炼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的数据中心机楼和动力中心楼已经建成,项目配套的绿化景观部分也基本完成。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发展韧性十足,支撑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作用更加凸显。我们预计,下半年,各地方和骨干企业将加大投资力度,一批重大项目将开工建设。”

 

扛起稳增长“大旗”

  基建投资作为经济增长“压舱石”,将扛起扩内需、促循环、稳增长的“大旗”。据测算,以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为例,每投资1000亿元可带动GDP增长0.15个百分点,提供新增就业岗位49万个。此外,还可带动水泥、钢铁、工程机械等多个行业需求。专家表示,政策将推动基建项目和融资更加顺畅,同时发挥乘数效应带动产业链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对稳经济意义重大。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呈现企稳回升势头,前5个月的投资增速比前4个月加快0.2个百分点。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基础设施可以通过拉动投资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稳定市场预期与就业。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上市公司正在积极研判和跟踪市场机会。杭萧钢构董秘宋蓓蓓表示,装配式钢结构是数据中心建设的主要材料,光伏建筑一体化材料的应用,可让西部新建的互联网数据中心能耗水平进一步降低,在新一轮基建项目中更有竞争优势;公司将积极参与新项目建设。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五新隧装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崔连苹也表示,当前传统基建托底发力、新基建后劲足的基建投资格局逐渐清晰,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使相关领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专家认为,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稳经济的关键作用,需扩大基础设施的有效投资,引导资金着力投向新基建或相关新兴产业领域。

  对此,孙传旺建议,一是持续推进基建领域市场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建项目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有效性;二是盘活基建存量资产,尤其是加快新基建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同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三是加大对地方债务管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进度透明性。

(责任编辑:休鱼)



关键词: 工期,建设,投资,项目,基建,基础设施,疫情,图片,经济,推进

相关下载

热点专题

点击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