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机械品牌网!
周绪红、张喜刚:以“智能桥梁”为特征的“第三代桥梁工程”
- 发布时间:2020-07-27 10:19
- 来源:《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
- 作者: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桥梁工程已走出了一条自主建设和创新发展的成功道路,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建成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桥梁。
周绪红、张喜刚:以“智能桥梁”为特征的“第三代桥梁工程”
【概要描述】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桥梁工程已走出了一条自主建设和创新发展的成功道路,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建成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桥梁。
- 分类:前瞻视野
- 作者:
- 来源:《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
- 发布时间:2020-07-27 10:19
- 访问量: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桥梁工程已走出了一条自主建设和创新发展的成功道路,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建成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桥梁。
著名桥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张喜刚指出,中国桥梁工程产业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材料技术、勘察设计技术、施工技术和管养技术。尤其是桥梁建设中使用的主要施工装备大多数由中国制造。自动化水平和装备生产能力也有显著提高。同时也应客观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桥梁产业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中国桥梁产业在设计、制造、施工和养护等关键技术及装备相关领域缺乏核心技术,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的制度机制问题。
(1)材料技术。在先进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方面,中国仍然在追赶西方国家。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即模仿国外的产品),且高性能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也低于国外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在钢材的焊接性、强度、板材厚度和耐候性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基于高性能、大型FRP和形状记忆合金(SMA)的产品仍需要进口。
(2)勘察设计。中国在基础理论、前瞻性研究、智能化技术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落后于西方国家。
(3)施工。中国的施工技术产业化程度不高且施工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亟待提高。智能化施工技术和设备也有待开发。施工质量的稳定性也亟待提高。
(4)养护与管理。从养护与管理的角度看,监测和检测技术与装备、结构状态评估理论与方法、养护与维修加固技术、智能化技术发展等方面仍然相对不发达。
中国桥梁工程目前面临巨大的战略机遇、政策相关机遇和技术机遇,在未来10〜20年,中国桥梁工程产业将步入创新、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完成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确保大型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以及实现桥梁强国梦的三大历史任务,中国桥梁工程产业必须抓住这些机遇,并进行科学规划,以实施“智能桥梁”科技计划并组建“桥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样,中国将引领智能化技术、产业化体系和专业化桥梁工程平台的一体化发展,将中国桥梁工程升级为以“智能桥梁”为特征的“第三代桥梁工程”。这一转变标志着桥梁产业发展的一次飞跃。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热点专题

视频专栏

线下活动

2022-12-22

2022-10-25

2022-10-25

点击排行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08

2023-03-06

2023-03-06

2023-03-06

2023-03-03

2023-03-03

2023-03-03

2023-03-03

2023-02-28

2023-02-27

2023-03-06

2023-03-03

2023-02-27

2023-02-20

2023-02-20

2023-02-20

2023-02-17

2023-02-17
北京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6号
邮编:100039
电话:010—68548655
长沙编辑部地址:长沙市银盆南路361号
邮编:410013
电话:0731—88923960
电子邮箱:tougao@cmtm.com.cn
版权所有 © 工程机械品牌网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湘ICP备20200194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