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机械品牌网!
后疫情时代的高空作业平台何去何从?
- 发布时间:2020-07-27 10:10
- 来源:《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
- 作者:
- 访问量:
【概要描述】2015年至今,高空作业平台快速成为中国工程机械最耀眼的明星行业,2019年销售规模更是达到92亿元,同比增长43%,尽管市场规模相对挖机、装载机仍属小众,但其高成长性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市场宠儿。
后疫情时代的高空作业平台何去何从?
【概要描述】2015年至今,高空作业平台快速成为中国工程机械最耀眼的明星行业,2019年销售规模更是达到92亿元,同比增长43%,尽管市场规模相对挖机、装载机仍属小众,但其高成长性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市场宠儿。
- 分类:产业生态
- 作者:
- 来源:《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
- 发布时间:2020-07-27 10:10
- 访问量:
2015年至今,高空作业平台快速成为中国工程机械最耀眼的明星行业,2019年销售规模更是达到92亿元,同比增长43%,尽管市场规模相对挖机、装载机仍属小众,但其高成长性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市场宠儿。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突袭,项目停工设备闲置,超过2个月的时间,似乎给火爆的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浇了一盆冷水。但短暂的萧条之后,高空作业平台迅速回暖,设备出租率快速回升,众多租赁商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在后疫情时代,高空作业平台租赁行业何去何从,价格战、租金下滑能否暂时熄火,企业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4月19日,由荣峰科技-管租易和慧聪工程机械网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长安论坛·中国设备租赁行业高端实战论坛”《思辨四人行》对话环节,几位业界精英的思想交锋引发我们对高空作业平台租赁的深入思考。
后疫情时代:
工期压缩、劳动力短缺,短期兴奋能否持续?
在中建锦程机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仕锦看来,疫情有效控制将使得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在5月中下旬迎来一波高峰,“疫情导致两个月时间设备零出租,但我们客户的项目工期并没有缩短。对于高空作业平台来说,工期越短,市场就会越大。”王仕锦说,“从中期来看,疫情对全球影响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行业也有一个发展减缓的步伐。从更长期来看,我国高空作业平台设备保有量相比发达国家还远远不够,未来可期。”
高空作业平台作为建筑施工机械化的重要装备,其应用领域快速向下游各行业延伸,并形成了行业需求不断扩大的趋势。欧美发达国家高空作业平台人均保有量,一直是国内市场快速爆发持续攀升背后的理论支撑。据行业数据显示,美国高空作业平台人均保有量约为19.2台/万人,欧洲十国人均保有量约为8.0台/万人,而中国的人均保有量仅为0.7台/万人。在高空作业平台产品渗透率(设备台数与GDP之比)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也存在较大差距,中国高空作业平台产品渗透率仅为0.7台/亿美元,而美国和欧洲十国的产品渗透率分别达到3.1台/亿美元、1.9台/亿美元。
自2015年起,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开始快速爆发。销量及保有量持续攀升,尤其近两年来,接连呈现翻倍增长趋势。高空作业平台由一片亟待发展,潜力无穷的“蓝海”,一跃成为发展空间巨大,引人注目,竞争激烈的“红海”。
宏信建发总经理助理兼工业设备事业部总经理王一平用“兴奋剂”来形容后疫情时代的市场机会,“当前的行情有点像吃了兴奋剂,要保产值,缩短工期,上高空作业设备,短期来看是需求非常旺盛。”王一平对此有自己的理解,“但这并不是工程项目本来增加的设备需求。”
生产安全保障、高效率及低成本,是推动着国内高空作业平台需求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王一平看来,短期的兴奋剂效应并没有对三个因素产生实质性推动和影响,需求市场并没有出现明显趋势性变化。王一平冷静地指出,兴奋剂过后市场将如何走势,是需要行业客观理性思考的重点。
宏信建发是我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领域龙头企业,也是唯一一家入选全球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商20强的企业,2018年宏信建发高空作业设备保有量成功破万台。2020年1月初,宏信建发与高空作业平台制造商签署采购协议,持续看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
后疫情时代工期压缩推动了高空作业平台高效率优势,但在生产安全保障方面,并没有强力监管政策举措出台,实质性利好推动并不明显。在北上广等超大型城市核心区域,还经常可以看到汽车起重机臂架前端加装吊篮的违规操作,缺少监管使得操作人员铤而走险,带来施工安全重大隐患,也制约高空作业平台市场需求内生动力。
短期兴奋剂能否转换为内生增长、长效推动,更关键要素是安全生产理念能否深入人心,能否转化为现实行动,对生命价值的尊重能否超越其他因素。这也正是王一平所说的“明显趋势性变化”。
价格战持续:
产能过剩、租金下降,“甩锅”厂家授信融资?
王仕锦掌控的中建锦程机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是高空作业平台区域性龙头企业,中建锦程春节过后复工的时间仅比原计划推迟了2天,利用工地还没有复工的这段时间,中建锦程抓紧对员工开展培训,对设备进行维保大修,管理层的业务培训、财务培训和应收账款管理培训以及新员工招聘工作都在有序推进。在王仕锦看来,这段难得的修炼企业内功的宝贵时间,将会为企业在疫情过后迎接更加激烈的竞争,严峻的考验准备充足的弹药。
更为激烈的竞争和严峻考验背后是产能过剩和租金下降。高空作业平台已经从发展初期的一两年回收投资拉长到四五年回收投资,而就在市场规模扩张更为迅猛的2019年,设备投资的回收期甚至已经到了8年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欧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高空作业平台租赁投资回收周期在4年左右时间,国内在短短的几年之内,投资回收周期已经拉长到8年,其跨越式发展速度的确令人咂舌。
王仕锦表示,目前中小型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企业设备采购欲望很低,与2019年形成了鲜明对比,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30%与疫情因素有关,70%则是租金下滑的速度已经超出了大家的预想。出于对投资回收周期和应收账款的考虑,中小型租赁企业新设备采购的欲望普遍降低。
王仕锦和王一平作为租赁企业的负责人,对租赁价格下滑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王一平将租金下滑归因于厂家的授信融资营销,“股权融资和借款购买设备是租赁企业通常的设备采购方式,而在国内市场,制造企业授信融资,也就是通常说的放信用,账期拉长等方式,导致租赁公司在手资产暴增,势必对租赁供给价格形成影响。”王一平说,“租赁价格太低,大家预期不赚钱,本质是供给和需求发生了变化。”
回顾过去几年市场急速发展期,行业大鳄布局高空作业平台的大手笔似暴风骤雨,徐工高空作业平台从徐工消防中分立出来运营,募集资金9.59亿(总投资额12.3亿)用于高空作业平台智能制造项目;2016年临工发布高空作业平台,次年取得全球3791台的销售成绩,并且入主丰合租赁,持股40%;2016年三一发布剪叉式平台,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2018年安徽柳工高空作业设备分公司成立,嫁接了意大利70年品牌ISOLI深厚的产品、解决方案优势。而就在2019年9月,中联重科高空作业机械公司联手27家客户联盟签订采购合同,金额达4.1亿元。
工程机械资深专家、慧聪网顾问薛小平认为价格战是产能过剩全球性问题的必然规律,价格战首先使得使用高空作业平台的客户范围变得更广,同时意味着行业必须客观接受租赁市场价格下降和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淘汰出局。
对于高空作业平台终端用户来说,租金下滑意味着更低的使用成本,高空作业平台使用普及形成利好。“价格战的好处就是需求增加了,使用的行业更广泛了。”王一平总结道,“然而当租赁价格低于一定财务结构时,就会带来行业的破坏,会带来企业租赁经营信用问题。”
规模与效率:
内功修炼、执行落地,现金流是否生存必备?
在市场导入期以及普及期,价格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要素,随着市场逐渐成熟甚至饱和,客户关注的重点,就会从价格转移到租赁商的服务质量、出租设备的品牌等要素。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价格在2019年下调时,租赁公司着手处置二手设备,一线品牌设备卖得好,二三线品牌则是出现滞销,这种现象已经表明市场在向成熟期逐渐过渡。
王仕锦、王一平、薛小平无一不是将关注点聚焦在企业自身实力提升上。“中小型租赁企业应该忽略宏观环境,而盯住微观,宏观环境我们控制不了,我们要做的是如何生存下去。”薛小平认为中小企业生命力相比大企业更加顽强,“今年1-3月挖掘机销量创新高,65%是小型挖掘机,购买力最强劲的仍然是小公司个体户碎片化购买力,国家提出保护中小企业实际上保护的是就业。”
在薛小平看来,企业要善于进行自我改造,提升自身免疫力,没有强大的免疫力,那么在危机来临之时将会首先关门倒闭。
从市场发展初期的博弈至最终成熟的理性,期间必定会出现“退出、收购、淘汰”。在这个过程中,王仕锦认为租赁企业一定要控制好杠杆率,控制好应收账款,并提升管理、服务和设备维修能力。作为高空作业平台租赁老大,王一平则表示要做好回款,控制投资欲望,更要控制好现金流。
国内知名的租赁领域专家陈福彦最近也撰文指出,设备租赁行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苦的行业,要赚钱需要非常精细的管理及严格的成本控制,可谓赚的钱都是“省”出来的!以后在国内,凡是老板不亲自抓经营的租赁公司都很难赚钱。有钱买来设备出租就能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首要的事情是做好过冬的准备,多挖掘一些市场或者出路。
在我国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包括工程机械租赁在内的设备租赁行业正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对设备租赁企业来说,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通过不断优化行业结构、改进整体经营理念和运营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实现互联网+租赁的业务升级,将有助于租赁行业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实现设备租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热点专题

视频专栏

线下活动

2021-03-18

点击排行

2021-04-20

2021-04-15

2021-04-01

2021-03-06

2021-03-05

2021-03-02

2021-01-26

2021-01-25

2021-01-25

2021-01-18

2021-03-31

2021-03-18

2021-03-16

2021-03-04

2021-01-25

2021-01-19

2021-01-18

2021-01-18

2021-01-14

2021-01-14

2021-01-22

2021-01-04

2021-01-04

2020-12-26

2020-12-21

2020-12-08

2020-11-21

2020-11-19

2020-10-20

2020-10-10
北京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6号
邮编:100039
电话:010—68548655
长沙编辑部地址:长沙市银盆南路
邮编:410013
电话:0731—88923960
电子邮箱:tougao@cmtm.com.cn
版权所有 © 工程机械品牌网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湘ICP备2020019428号